承受不起的生活步調,常見的三大壓力類型

壓力,剛好就好

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壓力源,剛好的壓力可以推動更好地往目標邁進,像是有些人會估算好任務時間,刻意拖延,醞釀想法到最後一刻才著手行動。然而,要是一不小心累積太多壓力,就會在生理或是心理上過度警戒,造成我們行動的阻礙,甚至,在沒有覺知的情況下傷害到我們的身心健康。

什麼是壓力?

verywellmind 可知,壓力可定義為生活中遭遇的任何改變,所導致的生理、情緒或心理上的緊繃。壓力是我們主觀上覺得生理或心理受到威脅,應付「困難與挑戰」所做出的反應。

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,壓力可以分為三種類型:

1. 即刻性壓力(Acute Stress):

多為突發事件造成,是普遍的生活壓力,來得快去得也快,像是工作面試、考試、上台演講,短時間內容易焦慮、易怒、急躁或是感到悲傷。

2. 持久性緊急壓力 (Episodic Acute Stress):

是重複出現的壓力,以個人特質造成的影響最為劇烈,像是過度的完美主義、缺乏自信、負面思考,進而導致長期處於高壓的狀態。

3. 長期慢性壓力 (Chronic Stress):

是長時間難以察覺的壓力,以多種型態潛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像是社會期待、自我期許、父母壓力,以具體來說,也可能是罹患慢性疾病,或是擱置多年未處理的創傷等等。

壓力如何影響我們?

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反應,分為戰鬥或逃跑 (Fight or Flight),影響的範疇相當廣大。

像是時不時心跳加快,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,或是免疫力降低導致壞菌侵入,傷害影響我們情緒與身體健康甚大的的腸道,又或是肌肉緊繃、下背痛、偏頭痛、神經衰弱、性慾降低、呼吸過快,甚至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
紓壓是先釐清而後梳理

在生活步調快速的現在,我們常常為了追求理想,排除生活中的每個「空」,害怕計畫表上的任何留白。然而,疲於奔命的最後,是對壓力視而不見而身心崩潰。因此,在調節壓力的開始,是先輕微鬆綁對所有事情的控制,尤其是無法掌控、不確定性高的事情,因為越是糾結,想像的恐懼就越會沒有疆界的無限擴張。在釐清壓力源之後,才是做那些紓壓的事情調適自己,如運動、正念呼吸、培養無關工作的興趣嗜好。


資料來源:SleepFoundation《Stress and Insomnia》Verywellmind《What is Stress?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