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個明顯的症狀,是不是就可以拿這個病名請假了?
全身上下都好不舒服,以為自己是感冒了,結果無論是診所、醫院,都查不出原因,又或是針對症狀開個藥就過去了。有時候真的很害怕,害怕自己的小毛病一直拖下去會變成大毛病,同時又心累得覺得自己也不是沒有想好好治療。
或許是遇上自律神經失調
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是一種精神官能症,平均每一百人就有三十個人有自律神經失調,是相當常見的精神性疾病,幾乎每個人一生中多少都會碰過一次。而當你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、記憶力變差,還多了大大小小難以解釋的症狀時,就有可能是遇上了自律神經失調,至於為什麼會自律神經失調,原因還滿多的。
因為生活的步調不同以往越來越快速,每個人不得不求快,逼迫自己的腦子無時無刻快速運轉,進而高效率的快速完成每件事情,久而久之你的身體練就了時刻保持高速運轉的本領,而提醒你休息的機制也相對懈怠了,交感神經提醒你衝刺,而副交感神經促使你休息。
自律神經失調,就是兩者失去平衡
除了生活壓力造成睡眠不足、運動量不足,先天性格、女性賀爾蒙都有可能造成自律神經失調。
而在求診時會難以發現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,多半是因為小症狀實在太多了,沒有辦法針對每個提及的症狀對症下藥,又或是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情況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,以為只是小感冒,因此沒有到正確的門診求醫,得到妥善的治療。

小毛病林林總總有哪些?
不安、焦慮、健忘、頭痛、手麻、口渴、眼睛疲勞、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噁心、腹瀉、便秘、消化不良、頻尿、耳鳴、眩暈、心悸、全身無力、全身痠痛、失眠、淺眠、容易疲勞……。
以上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症狀,有些人會到內分泌科求診,也有些人明白自己是因為心裡的某些疙瘩造成,選擇透過心理諮商來更進一步理解自己。
這些症狀總是斷斷續續的發生,搞得自己好像處於生病和健康的狀態之間,不知道是不是該請假好好休息,也不知道如果要休息,必須花多久的時間才能痊癒,總歸來說,自律神經失調是身體內分泌的失調,所以才會導致身體全身上下發生異常,通常此類情形剛發生時總是渾然不覺,然而,若是拖得太長,會嚴重損害身體。
除了尋求正確的專業醫療協助,你還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調適自己:
- 腹式呼吸、緩和身心
- 適度運動,消耗讓人緊張的腎上腺素
- 不熬夜,找回生活規律
- 走到戶外,好好喘口氣
- 聞點香氛,舒緩神經
- 尋找紓壓管道,讓情緒洩洪
然而,這些症狀的發生也是在告訴你,你真的累壞了,是該好好休息了。在生病的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生氣自己為什麼會生病,又或是自責怎麼沒有把自己的身體顧好,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就是太努力想讓生活過好,才努力到不小心生病了嗎?
好好照顧自己,一切都會好起來的。
我是奶奶!
如果想看更多心理學,歡迎來我的 IG 看看。